剛剛找了「神算」來看,這算是「通靈少女」的前導片,我看完以後,覺得勝過「通靈少女」本身。

 

有些同行很不喜歡通靈少女,說可能索非亞自己不喜歡宮廟,所以連帶著影響導演醜化了宮廟,但是看了「神算」以後,我反而覺得導演對宮廟的認知還不錯,索非亞也不像別人說的那麼仇視宮廟,我覺得她只是找到更好的去處而已,這是人生常遇到的事。

 

 

劇中的老師,是要治療人、對付人的,他對於自己辦法事收高價,有個很好的解釋:「如果妳跟他們說,爸爸要吃油蔥粿,其他的看你們高興就好了,他們反而會無所適從,覺得好像沒有什麼可以做的。」的確是,很多人也都覺得,葬禮是為活著的人辦的,因為藉由子孫好像可以做點事,減輕他們對逝者的罪惡感,跟給了自己安心的理由,有很多人撰文說,葬禮真的太忙了,根本沒有時間傷心,等到一切都過去後,悲傷也就離得遠一點了,所以我覺得不能用單純的貪財來看這件事。(當然有貪財的部分啦!只是不是佔全部)

 

 

「通靈少女」裡的主角老師好像比較貪財,但我覺得貪財的背後有某種複雜的心理型態,導演覺得這個重點已經在「神算」中交代過了,觀眾也不見得著重於這一點,所以省略了一些,也有可能是因為剪接,鏡頭多跟少會改變一個故事的重點,這方面可能導演對於集數多的戲還不是很有辦法掌握,所以會讓重心偏掉了,但我不覺得他對宮廟有誤解或有什麼輕視,至少他對「人性」是抓得不錯的。就像「父後七日」的作者也提過:忙碌會讓人忘記悲傷。

 

 

「神算」的劇情更為精簡也更為精緻,可能片子一長,還是難免帶了一點點媚俗的成分,或是因為海外也要播映,集數一多,導演沒拿捏好,所以讓重點無法集中凸顯,算是可惜了,但是新導演說故事的功力就這麼好了,演員的演技也不錯(大家可能認為那是演員厲害,但是我覺得跟導演取捨鏡頭呈現出來的感覺比較有關,有些導演功力純熟,他戲中的演員怎麼看怎麼自然,但有些導演雖然入行很久,但是他戲裡的演員卻怎麼看怎麼僵硬,我覺得這跟導演本身的演技好壞無關,像有一位名導演,我覺得他在當演員時,他的演技根本就是天才型的,但他拍的戲,演員的演技都比臨時演員好不了多少,女主角還曾經得意洋洋的說,我們演戲的重點就是「自然」 ,所以我們很努力的做到,但我覺得導演這種戲精本身的「自然」,跟你們這種沒天份人的「然」完全不一樣,天才的自然本身就渾然天成了,但是你們只是一票菜鳥,你們的「自然」看起來就是一副「生澀」的樣子,手腳都不知道該往哪裡放了,不管你怎麼說服自己那是「自然」,這也不會變成事實,天份不一樣,結果當然也不一樣)。

 

演員的演技有分兩種,一種是天才型的,另一種是演久了所以變好了,兩種演員的演技有著根本上的不同,但是都有自己出色的地方。但我個人是比較喜歡天才型的,因為看他們演戲時會被帶動所有感覺,很過癮。但有人是演到最後突然發掘出天份,總之訓練出來的演技,一看就有差別。

 

希望導演以後拍出更多好作品^^~我對他還滿期待的。

 

陳思豪牧師今天提到,小真最好的地方,是她厭惡這種交換利益的作法,也因為宮廟必需犧牲許多她的學生生活,但她一直放不下受苦的人,所以願意為了受苦的人犧牲自己的生活,這才是體現出了宗教精神。

 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天空為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